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年度报告丨2022年房颤中心年度报告发布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23/1/4 11:00:5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房颤中心建设历时五年,在把握质量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不负耕耘,同心同向。截止目前,五批次认证数量达到744家。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2022CCHC)心率失常专题会上,房颤中心联盟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介绍了2022房颤中心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包括:中国房颤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房颤冷冻消融手术、房颤左心耳封堵术的国内现状,房颤中心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进一步规划指引。

房颤中心建设历时五年,在把握质量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不负耕耘,同心同向。截止目前,五批次认证数量达到744家。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2022CCHC)心率失常专题会上,房颤中心联盟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介绍了2022房颤中心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包括:中国房颤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房颤冷冻消融手术、房颤左心耳封堵术的国内现状,房颤中心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进一步规划指引。
 
一.中国房颤的流行病学特点
 
黄从新教授率领房颤中心联盟单位于2020年7月—2021年9月完成的一项全国最新、样本量最大、区域最广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成人房颤标准化患病率为1.6%,并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亟需强化房颤单病种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2022年4月,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论文题目为“Prevalence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na: Anational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中国房颤的患病率和风险:一项全国性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
 
1.最新全国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存量患者接近2000万
 
该流调工作由全国129家医院参与,从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共调查了329个哨点,114039名≥18岁的常住居民,其中男性54608名(47.9%),女性59431名(52.1%),平均年龄55岁,最终确诊了2604例房颤。流调结果表明,我国房颤的粗患病率为2.3% ,其与年龄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年龄标准化房颤患病率为1.6% ,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与农村无显著差异。
 
 
2.房颤住院患者的特征
 
房颤住院患者中平均年龄为70.8岁,男性48.3%,女性51.7%,CHA2DS2-VASc平均2.9分,≥2分为71.0%,HAS-BLED平均1.3分,≥3分为12.5%。
 
房颤主要合并症为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中成药等。
 
 
二.中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介绍了由房颤所引发的相关疾病事件、生活质量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自2018-2021年以来,抗凝率持续提升,全国整体抗凝率已由18年的45.5%提升至21年的68.9%,且华法林使用率在逐步下降,NOACs使用率逐步上升。目前全世界指南一致认为,房颤患者要优选NOACs,我国抗凝药物使用趋势符合全世界指南要求,尤其是县级医院对抗凝的管理和实践也明显提升,21年最新数据显示县域的房颤患者的整体抗凝率已达到60.9%。
 
 
三.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射频消融为最经典的导管消融治疗,其临床应用多年,且疗效明显,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截止2022年10月,共77508例房颤射频消融患者被纳入分析,平均年龄61.6岁。射频消融术的径线构成中环肺静脉电隔离、左房线性消融占比较重。
 
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并发症较低,安全性较高,其中血管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需穿刺引流的心包压塞为常见并发症。射频消融术随访两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目前仍需要进一步探索降低远期复发率的术式。
 
 
四.房颤冷冻消融手术
 
冷冻消融为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导管消融治疗之一,具有一些特点和优势,学习曲线短且疗效不亚于射频消融。截止2022年10月,共9724例房颤冷冻消融患者被纳入分析。房颤冷冻消融手术中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男性占62.6%,女性占37.3%。患者地区来源华东、华北、华中较多。
 
房颤冷冻消融手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穿刺部位血肿、膈神经麻痹、少量心包积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心衰、冠心病、脑卒中。
 
 
五.房颤左心耳封堵术的国内现状
 
众多临床研究已证实,左心耳封堵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一个重要策略,可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率。《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建议推荐左心耳电隔离后的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作为Ⅰ类推荐;对于其他类型适应证的人群作为Ⅱa类推荐。
 
截止2022年10月,共9541例房颤左心耳封堵患者被纳入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6.4岁,男性占58.9%,女性占41.1%。其中根据房颤左心耳封堵术中房颤类型进行统计,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房颤分别占32.2%、49.5%、10.1%;以手术类型进行统计:一站式手术占33.5%(射频30.2%,冷冻3.3%),单纯LAAO为66.5%。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较常见的为血管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残余分流≥5 cm,未见手术相关死亡。
 
 
六.房颤中心建设发展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全国房颤中心建设持续稳步增长,房颤中心联盟联合1700余家联盟医院,病例数据累计超264万,全面构建三位一体房颤综合管理模式。截止目前,房颤中心联盟已成立27家省级联盟,88家地市级联盟(新疆位居首位),全国房颤中心通过认证 744家,广东、河南、江苏位居前三。示范基地85家,江苏、上海、浙江位居前列。
 
 
迄今为止,标准版房颤中心 ≥20家的省份达11省,其中广东省(56家)、安徽省(40家)、河南省(40家)位居前三。基层版房颤中心≥5家的省份达13省,河北省(18家)、黑龙江省(18家)、新疆省(15家)位居前列。示范基地房颤中心≥4家共9省,江苏省(10家)、上海市(8家)、浙江省(8家)居前三位。
 
 
七.未来房颤中心建设方向——“三全”、“三高”、“三创”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黄从新教授将其总结为“三全”、“三高”、“三创”,进一步强化“规范”、“质量”和“创新”理念。“三全”即在全员、全程、全域中进一步强化“规范”理念。房颤中心的工作重点在于规范管理,管理主要依靠基层,提升基层能力是房颤慢病管理的基本保障。在过去的2022年里,房颤中心建设继承了过去的优秀内涵,也创新性的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尤其是在逐步向基层推进,向社会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未来,房颤中心将致力于基层诊疗能力的全面提升,号召更多的上级医师参与基层帮扶,上下联动,进一步提升房颤的全域管理。同时,房颤诊疗发展离不开多中心、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建立房颤中心正是为了更好地对房颤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有了内分泌、呼吸科、急诊科、心电科等多学科的参与,患者可以得到一个更佳更规范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确实获益,才有利于实现持续规范化、全员、全程、全域管理。
 
“三高”即全员细节管理质量高、全程环节管理质量高、全域同质管理质量高。无论是上级医院医疗质量,还是基层医疗服务,在建设房颤中心的基础上均要遵循房颤中心认证标准及质控标准,规范医疗流程和统一的诊疗原则,使房颤患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也能接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服务,减少异质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在这样完善的标准体系下,才能实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同质化,这是房颤中心向上发展,为更多房颤患者更优服务的重要条件。
 
“三创”即创新管理流程、创新诊疗技术、创新防治成果。诊疗流程优化、制度规范完善、医疗秩序督查、医疗服务改进等对房颤中心整体发展质量起到良性作用,为加速房颤诊疗质量的全面提升,创新性医疗是未来工作规范的重点之一。未来,房颤中心将继续以先进的创新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创新技术为引领,以创新防治成果为基础,从根本上提升房颤诊疗服务质量。
 
2022年,房颤中心联盟砥砺前行,取得累累硕果。未来,房颤中心联盟将不负使命,继续秉承“一切为房颤患者,为房颤患者一切,为一切房颤患者”的理念,严把质控关,精耕房颤中心医疗品质,保障患者最大获益,为房颤患者造福。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版面编辑:张雪  责任编辑:刘超颖



房颤中心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